【编者按】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,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,深入开展迎评自查自建工作,不断提升卓越交通人才培养质量。为生动展现各院(部)的育人成果与改革举措,策划推出“迎评促建 院部巡礼”专题。
本期聚焦的是:经济与管理学院。
经济与管理学院坚持“质量立院、人才强院、特色兴院”;立足山东、服务交通行业,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卓越人才;将学院逐步建成在山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管学院。
一、办学特色
(一)“交通+经管”差异化发展
依托学校交通行业优势,构建“行业需求导向”的专业体系,聚焦交通投融资、工程财务与审计等特色方向。开设《交通运输经济学》《工程财务管理》等特色课程,金融学、财务管理等专业定向培养交通领域专门人才,毕业生在山东高速、中交一公局等交通国央企就业占比达35%,形成与普通经管学院错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
图1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企业数字化应用(SAP技术人才)联合培养实训班(第一期)

图2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企业数字化应用(SAP技术人才)联合培养实训班(第二期)
(二)“数智+商科”新文科融合
推进传统专业数智化转型,新增数字经济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个“四新”专业,在金融学、财务管理、审计学等专业开设金融科技、智能财务、大数据审计方向。构建“产业链-教育链-人才链-创新链”四链融合实践体系,打造数智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中心,组建企业数字化应用(SAP技术人才)联合培养实训班,获批“数字商学省级特色学院”“数字人才现代产业学院”,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“校企合作双百计划”典型案例提名。
(三)“国际+卓越”精致化培养
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、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、韩国又松大学等开展合作,开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两个卓越班,聘请3名海外高校教师为客座教授,开设《国际金融》《Financial Management》等13门双语/全英文课程。近三年学生赴海外深造人数逐年递增,俞雅婷等10余名学生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、英国诺丁汉大学等世界名校攻读硕士学位。

图3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级国际卓越班开班仪式
二、工作举措
(一)建强“双师型+国际化”师资队伍
打造“双师型+国际化”师资团队。现有教职工95人,博士占比41%(39人),50%左右教师具有海外留学/访学经历;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超60%。获批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、济南市首批“海右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创新团队1个,拥有国家“两金”项目评审专家、山东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。
(二)升级“传统+新兴”学科专业生态
构建“传统+新兴”专业生态。6个本科专业中,金融学、财务管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,市场营销为省级特色专业。聚焦卓越交通人才培养和产业真实需求,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教学改革与成果培育。推行科研反哺教学机制,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,形成“科研提效教学—教学服务产业—成果反哺区域”的闭环生态,实现学科专业质量与人才创新能力双提升。
(三)创新“平台+模式”实践教学体系
打造“20+实验室”+“10+实习基地”校内外实践平台。实验中心下设金融科技、智能会计等20余个专业实验室,与山东高速、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、天津环渤海金融研究院等共建近20个产学合作基地,聘任行业导师30余位。创新“移动课堂”“项目驱动”教学模式,每年开展行业精英大讲堂10余场,学生专业认知实习覆盖率达100%。撰写《执好“三支笔” 书写数字金融大文章——恒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》等原创教学案例22篇。

图4 天津环渤海金融研究院院长应邀作客行业精英大讲堂

图5 带领学院走进北京银行开展“移动课堂”活动
(四)完善“四级监控+第三方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
建立“校-院-系-教师”四级监控体系,制定《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》等10余项制度,组建“五位一体”质量监控组织,引入麦可思第三方评价,实现教学过程全流程闭环管理。
三、建设成效
(一)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
近三年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90%以上,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%。获国家级竞赛奖项78项(含“挑战杯”创业计划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“三创”挑战赛),省级奖项数量居全校前列,各类竞赛实现专业覆盖率100%。进入北京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美国康奈尔大学等高校深造比例迅速增加。
(二)教学成果丰硕
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(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),获批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8项;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,省级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1个,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;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、省级一流课程4门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、省级智慧课程1门、省级精品课程7门、在线开放课程15门,开发“四新”课程60门,课程评估A类课程15门;编写应用型教材20余部(1部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)。
(三)社会服务能力增强
依托“交通经济与管理文科实验室”等省级平台,为交通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0余份,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2项。服务“交通强国山东省域示范区”建设。编写《交通投融资:基础知识、国内案例和本地实践》等教学资源,校友网络覆盖全国交通、金融系统等,多名校友任职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、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单位。
学院立足“交通+经管”特色,通过强化师资建设、深化产教融合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在应用型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